“孝”,是千百年来中国民族家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准则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“百善孝为先”。孝的含义与如何尽孝,自当不用多说,每个人心中都有笔帐,知道如何亲历亲为。今天在这里图说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。让世人铭记在心、也给那些不孝的人鸣鸣钟。
《二十四孝》的故事,是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故事编辑而成。虽然,其中不免带有些不可取的封建思维,但是其中所表达的“孝道”在今天还是有意义的。
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啮指痛心 百里负米
芦衣顺母 鹿乳奉亲 戏彩娱亲 卖身葬父
刻木事亲 行佣供母 怀橘遗亲 埋儿奉母
扇枕温衾 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
乳姑不怠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
哭竹生笋 尝粪忧心 弃官寻母 涤亲溺器
孝感动天
舜,传说中的远古帝王,五帝之一,姚姓,名重华,号有虞氏,史称虞舜。相传他的父亲瞽叟、继母、异母弟象,多次想害死他: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,从谷仓下纵火,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;让舜掘井时,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,舜掘地道逃脱。事后舜毫不嫉恨,仍对父亲恭顺,对弟弟慈爱。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。舜在厉山耕种,大象替他耕地,鸟代他锄草。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,有处理政事的才干,把两个女儿娥皇、女英嫁给他;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,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。舜登天子位后,去看望父亲,仍然恭恭敬敬,并封象为诸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