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五月儿圆,月饼香甜情味浓,明月当空举家圆,浓情烤出团圆饼。打油诗一首,以表心情。
中秋节一家人围坐在桌前,望明月吃月饼,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。古往今来,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、团圆的象征。月饼,又称胡饼、宫饼、小饼、月团、团圆饼等。月饼,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,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。
月饼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殷、周时期,江、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“太师饼”,此乃我国月饼的“始祖”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,引进芝麻、胡桃,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,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,名曰“胡饼”。月饼在唐朝又成为祝捷食品。唐武德年间,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,八月十五凯旋而归。吐鲁番人向唐高祖献饼祝捷。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,拿出圆饼,笑指空中明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”。据说唐太宗嫌“胡饼”名字不好听,改名为月饼。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“宫饼”,民间俗称为“小饼”、“月团”。《西湖游览志》称:“民间以月饼相馈,取团圆之义。”东坡以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来赞誉月饼 。明代田汝成《西湖游览记》曰:“八月十五日谓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送,取团圆之意。”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《咏月饼诗》,其中有“入厨光夺霜,蒸釜气流液。揉搓细面尘,点缀胭脂迹。戚里相馈遗,节物无容忽……儿女坐团圆,杯盘散狼藉”等句,从月饼的制作、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,叙述无遗。
祝所有浙博的新朋友、老朋友,中秋节快乐!